開關特性測試儀校準裝置應用領域一、(時間測量部分)
1、概述:
本儀器能產生高精度、寬范圍的定時信號,并能模擬高壓斷路器的動作,可用于校驗和檢測高壓開關測試儀的時間基準及時間測量功能。
開關特性測試儀校準裝置應用領域2、主要技術指標和使用條件:
2.1 本裝置有12路觸頭輸出,可同時模擬12個高壓斷路器觸頭。
2.2 高壓斷路器合閘或分閘時間可在 0.01-800mS范圍內任意設置。
2.3 分辨率:10微秒。
2.4 精 度:0.01%。
2.5 彈跳脈沖個數可在0-20個范圍內任意設置。
2.6 支持不同期測試。
2.7 支持內部觸發、外部觸發、有源觸發、無源觸發。
2.8 環境溫度:10-30度
2.9 環境濕度:小于85%
開關特性測試儀校準裝置應用領域3、時間校準裝置外觀結構:
開關特性測試儀校準裝置應用領域4、工作原理簡介:
時間校準裝置電路劃分為:觸發電路、高速可預置計數器電路、高精度晶體振蕩電路、單片機控制電路、輸出控制電路,如圖(1)所示。
4.2 該時間校準裝置的特點是:
4.2.1 實時性強,裝置努力做到了觸發實時,計數實時,輸出實時。為了能實現實時,觸發環節采用恒流觸發,計數環節采用高速可編程邏輯電路構成同步計數器,保證計數輸出和基準脈沖同步,輸出電路電路采用晶體管模擬。
4.2.2 采用24M高精度石英晶振,保證基準脈沖的性和穩定性。
開關特性測試儀校準裝置應用領域5、儀器面板主要部分說明:
5.1 12路斷口時間:
模擬高壓斷路器12路觸頭輸出,前6路A1,B1,C1,A2,B2,C2與金屬接地柱共地,后6路A3,B3,C3,A4,B4,C4與黑色插孔共地,稱之為虛地。如果要同時測量12路,則要保證兩個地相連。
5.2 6路合閘電阻:
可模擬帶合閘電阻的高壓開關動作,儀器內置合閘電阻的投切電阻,電阻值分為100歐,200歐,300歐,300歐,400歐,100歐姆。(阻值可定制)
5.3有源觸發輸入:
由被校驗的高壓開關測試儀提供觸發電壓,輸入觸發電壓的范圍為:DC20-280伏。(儀器對應的)
5.4有源外觸發:
由被校驗的開關測試儀或者多功能測試臺提供觸發電壓,輸入觸發電壓的范圍為:DC12~150伏左右。用來觸發裝置。
5.5 開關量輸入(無源外觸發):
由被試品輸出開關量給裝置(是電子開關,普通刀閘會有彈跳,導致裝置重復動作),主要用于檢測有時間測試要求的其他設備和本裝置送檢使用。
使用具體說明:
接好高壓開關測試儀和SHHZGKJY-2000校驗裝置的地線和兩者之間相關的測試線。然后開機后顯示界面如下:
按鍵盤上的【確定】鍵進入,如下圖示:
按鍵盤上的【確定】鍵進入預設的時間調整,用上下鍵選擇需要更改的預設時間值,直接按數字鍵。選擇完畢后按【確定】鍵保存當前相的設置。然后進入下一相需要更改的預設時間值,全部更改完畢后按【Esc】鍵退出當前的設置。就可以開始測試了。關于設置方法也是一樣。
具體接線:SHHZGKJY-2000校準裝置紅色接線柱接高壓開關測試儀內部直流輸出電源的合閘+,黑色接線柱接電源—,綠色接高壓開關測試儀內部直流輸出電源的分閘+。儀器斷口線與校準裝置對接。(武漢大洋或者有短路保護功能的儀器,短路保護必須先去掉。去掉方法是:按住向下鍵不放,重新開機,儀器屏幕提示“檢測狀態,無輸出短路檢查,釋放按鍵繼續”)
彈跳設置,具體方法和時間設定相同。合閘彈跳的彈跳次數設置為0-20次,分閘無彈跳,即彈跳次數必須為0,否則影響分閘測試時間。
觀察SHHZGKJY-2000屏幕下端的斷口狀態,如果是分,則此時直接操作被校準高壓開關測試儀進行合閘測試(如果是合。則此時直接操作被校準高壓開關測試儀進行分閘測試), SHHZGKJY-2000校準裝置動作,等待幾秒鐘,被測試高壓開關測試儀會出現相應的波形和時間、同期、彈跳等數據。注意:操作一次后,必須等到SHHZGKJY-2000的端口狀態變化了,才能再次操作測試,否則會出現錯誤。內有保護電路,不會損壞裝置。
SHHZGKJY-2000校準裝置設置:觸發方式:內觸發
觸發類型:有源觸發
脈沖輸入:節點輸入
合閘電阻校準
操作方法:將面板上的開關撥到標準電阻位置。
阻值表如圖:
測試方法和時間測量一致。只看被試品的阻值測量值,測試時間為模擬時間。
6、使用注意事項:
6.1 本裝置的開關量輸入,禁止有源接入,否則容易損壞輸出端。
7、系統配置:
1、SHHZGKJY-2000型高壓開關測試儀校準裝置主控機 一臺
2、電源線 一套
宇宙誕生于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天文學的迷人之處在于,讓我們有機會乘坐“時光機”,來回望137億年前的早期宇宙,遙望古老星系初的模樣。
日前,期刊《自然·天文學》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美國猶他大學等14家單位組成的合作團隊一項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來自百億光年外萊曼—阿爾法團塊的能量來源,或許有助于解開星系形成和演化之謎。
觀測發現巨型云團,找到其能量來源
“巨無霸氣泡”的發現,要從茫茫宇宙中充盈著的氫元素說起。
如果有機會“鉆”進氫原子里,會看到許多電子在不同能級的軌道上繞核運動。電子從更高能級的外層軌道重回內層時,會發出特定波長的紫外光子,科學家稱其為萊曼—阿爾法輻射。
一般來說,地面望遠鏡觀測不到這種輻射。但從早期宇宙中發出的萊曼—阿爾法輻射,借助宇宙大爆炸的膨脹過程,波長拉伸,變身為七彩的可見光,可以被地面望遠鏡捕捉到輝光。
20年前,天文學家在搜索早期星系時,偶然發現了一類巨型氫氣體云團,能夠發出奪目的萊曼—阿爾法輻射,光芒相當于幾十億個太陽,因此得名萊曼—阿爾法團塊。云團綿延數十萬光年,物理尺度是銀河系的幾倍大小,像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型肥皂泡,又被稱為“巨無霸氣泡”。
正如汽車運行需要發動機,如此巨型云團自然也需要強有力的能量來源才能發出輻射。那么,“點亮”巨大云團所需要的能量,究竟從哪里來?
理論模擬給出了可能的來源: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星系中心的黑洞、來自星系外部的冷氣流……但這一切都需要觀測證據來支撐。
合作團隊新研究成果,提供證據表明“巨無霸氣泡”的主要能源,來自其中心產生恒星的星系。團隊還在“巨無霸氣泡”中*觀測到,有一股氣體物質,因為引力作用被拉向“氣泡”中心。“觀測證據表明,這股向中心下落的氣體,也是‘巨無霸氣泡’的能源之一。”合作項目組發起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敖宜平說。
科學家進一步分析,兩個供能來源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關聯?
研究合作者、美國猶他大學物理和天文系副教授鄭政認為,觀測到的下落氣體來自團塊的中心星系外部。通過推斷,這股下落氣體是“氣泡”中心產生新一代恒星的組成物質之一。也就是說,兩個能量來源間存在部分交集。
合作富有成效,期待解開更多謎團
合作團隊盯上這個“巨無霸氣泡”,源于一次意外收獲。
10年前,敖宜平和團隊里的法國科學家在一個選定天區中,開展宇宙早期星系的觀測研究,碰巧包含了4個超大尺度的萊曼—阿爾法團塊。
然而,后續研究并沒有馬上開展,主要受制于觀測儀器的精度、觀測數據的缺乏。
轉機發生在2016年。科學家利用位于智利聯合阿爾瑪天文臺的阿卡塔瑪大型毫米波及次毫米波干涉陣列,獲取了“氣泡”中心星系中分子氣體的信息。同處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建設了8.2米口徑的甚大望遠鏡,提供了萊曼—阿爾法輻射的譜線輪廓。
科技的發展帶來機遇,但“巨無霸氣泡”的謎團,還未*解開。
一方面,“巨無霸氣泡”的能量來源還有其他可能,比如超大質量黑洞也能產生萊曼—阿爾法輻射。不過,這種黑洞的存在還有待確定。另一方面,目前在“氣泡”中觀測到氣體下落的案例還很少,需要通過構建更復雜、更接近實際的模型來細致分析。
多年來,這一前沿領域開展著富有成效的合作。“我們只是發現了冰山一角,還有很多謎團等待探索。”敖宜平說。
遙遠的氣體云,蘊藏星系演化信息
光的傳播需要時間。太陽光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跑”過近1.5億公里,傳到地球需要8分20秒,所以我們此刻看到的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陽。
“從百億光年之外傳回的云團輝光,使我們有幸對正在形成的原始星系團驚鴻一瞥。目前的天文觀測和理論模型都表明,宇宙中存在著連接星系之間的大尺度纖維狀結構,這些結構里的氣體可能會落向星系并進一步冷卻,為成長中的幼年星系提供‘營養與能量’,或者成為孕育新一代星系的‘骨骼和肌肉’。”敖宜平說。
這也正是本項研究的大價值:這股向中心下落的氣體,蘊含著星系生長演化的關鍵信息,如果后續研究能夠證實它們普遍存在,將對了解包括銀河系在內的眾多星系如何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137億年前,廣袤宇宙中極其微小的密度起伏,還無法形成恒星和星系,宇宙處于“黑暗時代”。直到數億年后,一批恒星和星系開始出現,群星從此閃耀,宇宙迎來了“黎明時分”。
相比之下,太陽系的年齡僅50億歲、地球才46億歲,實在太過年輕。要解開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之謎,我們還要將目光投向更為遙遠的宇宙深空。
“天文學的研究范圍廣泛,每個團隊的研究都是細小分支。如同浩瀚無邊的茫茫宇宙,人類的了解也只是滄海一粟。對無垠宇宙的好奇、對人類家園的求索,是對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一命題的不斷追問,也是一代代科學家仰望星空的原因。”